走近紅軍村

發(fā)布時間:2019-08-13 本文來源:宣傳科 作者: 系統(tǒng)

▇ 周建宏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秋天,懷著崇敬的心情,攜家人慕名來到享有盛名的紅軍村,參觀了茍壩會議會址,仿佛又接受了一次革命傳統(tǒng)教育。

紅軍村位于遵義市播州區(qū)楓香鎮(zhèn)茍壩村海拔1425米的馬鬃嶺山腳下。

19353月初,中央主力紅軍進駐茍壩,中國工農(nóng)紅軍總政治部、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中華蘇維埃銀行、《紅星報》編輯部等中央紅軍機關也進駐茍壩北端的山麓縱深地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陳云等中央紅軍領導也同期入駐,并于31012日,黨中央在茍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即“茍壩會議”。這次會議,使中央紅軍免受重大損失,獲得了新的戰(zhàn)略轉(zhuǎn)機。毛澤東在這個小村子重新恢復執(zhí)行中國工農(nóng)紅軍最高領導權(quán)和指揮權(quán)。

當年中央紅軍機關及其領導人之住所均為當?shù)孛穹俊?span lang="EN-US">2014年,原住所民房按原樣修繕恢復,并大部分保持原貌,以茍壩會議會址為中心的原紅軍駐地由此被命名為“紅軍村”,并打造為紅色旅游勝地及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四面八方慕名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

毫無疑問,紅軍村是一個偏僻邊遠的小山村。

未到村子之前,我站在村外的公路上放眼四望,茍壩這塊高原盆地三面高山環(huán)繞,南北長不過3公里,東西寬不過1公里。村后的主峰馬鬃嶺海拔1425米,正前方低矮山巒錯落有致仿佛布兵排陣守衛(wèi)著茍壩這塊神秘的土地??吹贸鰜?,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紅軍隱蔽,并且有利于躲避敵人飛機的偵察轟炸。只要在三面的高山上布防重兵把守,確實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地。難怪當年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要選擇在這里駐扎和召開會議。

仔細觀察,除了紅軍村老屋還保持著古樸古味的原貌而外,其他附近的村寨都是一色的現(xiàn)代黔北新式民居,青瓦白墻,飛檐翹角,氣派非凡,還有不少裝飾華麗招牌各異的農(nóng)家樂。從這些居所就可以看出黔北居民的文明與富庶。

遙想當年,這里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一定是山歡水笑,人歡馬叫,熱烈歡迎紅軍的到來。尤其偉人們坐鎮(zhèn)于此,商大事,定大計,論天下,莫不是一派驅(qū)邪惡,鎮(zhèn)妖魔,泣鬼神,驚天地的陣勢,那種崗哨密布森嚴壁壘的氣氛,既給人們神秘感,又讓人們敬畏不已。

想當年,紅軍長征跨越十一個省,縱橫二萬五千里,每經(jīng)一地,無不是窮鄉(xiāng)僻壤,無不是深山峽谷,無不是激流險灘,甚至許多地方是荒無人煙,不毛之地,生命禁區(qū)。那種艱難,那種悲壯,那種豪邁,正如毛澤東氣壯山河豪情萬丈樂觀浪漫吟誦的壯麗詩篇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貴州這塊貧窮的土地,有幸迎來了紅軍,不論是過黎平,跨烏蒙,占貴陽,打遵義,四渡赤水,攻打婁山關,搶渡烏江天險,都是一路艱辛,一路迂回,上躲飛機轟炸,下避匪兵追擊,斗智斗勇,避強擊弱,拖垮敵人于深山野地,斃敵于深溝野嶺。同時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喚醒了貴州各族兒女,擁護紅軍,踴躍參加紅軍,擁護革命,踴躍參加革命,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現(xiàn)如今,但凡紅軍經(jīng)過的地方都稱為紅色的土地,都在挖掘和利用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勝地,既是對紅軍長征的紀念,又是對后人的傳統(tǒng)教育。紅軍不僅給貴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也帶來了無窮的物質(zhì)財富。仔細想來,革命老前輩為人民打下了江山,那才是真正的為人民造福,為國家造福,為后代造福。

是啊,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在那種艱苦的歲月,艱難的環(huán)境,紅軍邁開雙腿,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不懼千難萬險,不怕流血犧牲,一路披荊斬棘,殺敵除害,拯救民生,期望的就是解放全中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他們?nèi)甜嚢ゐI舍生忘死圖的啥,拋妻別子背井離鄉(xiāng)為了誰?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懷念。

彈指揮間,紅軍長征勝利已經(jīng)八十周年了。值得欣慰的是,如今世道地覆天翻,滄海桑田,改朝換代,新中國已經(jīng)崛起,人民已經(jīng)當家作主,祖國繁榮富強,社會和諧穩(wěn)定,生活富庶安康。值此之際,我們還能記住他們嗎?他們的思想,他們的作風,他們的精神,他們的無私,他們的奉獻,我們還能繼承和發(fā)揚光大嗎?

走近紅軍村村口,一塊指路牌駭然醒目,上面標明:茍壩會議會址、紅軍馬燈館、毛澤東居室、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駐地舊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軍委二局駐地舊址、紅九團指揮部舊址、中華蘇維埃銀行舊址等,看箭頭所示,讓你不得不加快步伐,搶先參觀這些神圣之地。

在紅軍馬燈館,展示了紅軍當年用過的各式各樣的馬燈。這是一種能夠防風防雨的煤油燈,小巧玲瓏,底部是圓形鐵質(zhì)油瓶,中間發(fā)光部位是圓形玻璃罩子,上部是鐵質(zhì)頂蓋,專門制有出氣孔和提手手柄,夜行使用十分方便,并且騎馬夜行可以掛在馬的脖頸上或者馬背上,所以得名叫馬燈。正是由于它的使用方便,可以說這小小馬燈照亮了長征征程,照亮了艱難曲折的革命道路,見證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和偉大勝利。可以說,在江西瑞金城頭,在井岡山的八角樓上,在遵義會議的會議桌上,在雞鳴三省的小山村里,在延安窯洞的辦公室里,在西柏坡的漫漫長夜之中,都閃耀過馬燈的光芒。這一盞盞馬燈莫不是黑夜里的啟明星?莫不是為中國革命付出鮮血和生命的先驅(qū)者們的真實寫照?飲水思源,觀物思古,禁不住以小詩一首表達敬意:

小小馬燈擺滿屋,觀物沉思長征途。

可敬革命老前輩,艱辛換來后代福!

今天雖然時代不同了,生活富裕了,日子好過了,但馬燈精神仍然沒有過時,仍然是我們學習和繼承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傳承馬燈精神,就是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飲水思源,富不忘本,牢記初心,樹立艱苦樸素,艱苦奮斗,行得正,站得直,講正氣,講公道,講奉獻的思想作風,不斷走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以告慰先烈們的在天之靈。

在紅軍村村口立有一塊“毛澤東小道”的牌子,說的是在1935310日深夜,毛澤東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翻身起床披上大衣,提著馬燈,從自己住所沿著小道步行約15公里,來到叫長五間的周恩來住處,說服周恩來撤銷了原計劃第二天攻打打鼓新場(畢節(jié)市金沙縣城)的作戰(zhàn)命令。

為何會有這樣一個插曲?這是因為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在茍壩新房子召集駐茍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和部分中革軍委局以上首長會議,專題討論進不進攻打鼓新場的問題。會議從早上開到夜間,毛澤東堅決反對進攻打鼓新場,其余參會者都贊成林彪、聶榮臻的“萬急”電報建議。毛澤東來了脾氣,對主持會議的張聞天說道:“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司令部政委了!”會議通過舉手表決,結(jié)果把毛澤東的前敵司令部政治委員職務表決掉了。雖然如此,但出于對紅軍生死存亡的擔心,毛澤東從大局出發(fā),認為攻打打鼓新場,紅軍將很快陷于南北夾擊,腹背受敵之困境,甚至隨時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于是深夜獨自一人去說服周恩來,要周恩來晚一點下發(fā)進攻打鼓新場的作戰(zhàn)命令。周恩來聽從了毛澤東的建議,又與他一起去說服了朱德。

311一早,周恩來提議召開二十多人的中央會議討論決定撤銷進攻打鼓新場計劃。經(jīng)過爭論,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終于說服參會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和中革軍委委員。會后證明,戰(zhàn)局果如毛澤東分析的那樣,就在中革軍委發(fā)出不攻打打鼓新場指令的同時,川軍正虎視眈眈,敵人以八個師之兵力伺機對紅軍形成合圍一舉殲滅。由于作戰(zhàn)計劃的臨時改變,紅軍以靜制動,躲過了滅頂之災的劫難。毛澤東堅持己見力避全軍覆沒,又一次在關鍵時刻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中國革命。

會后,毛澤東向周恩來提議:成立中央新三人團組織,代表政治局全權(quán)指揮軍事。周恩來將毛澤東的提議轉(zhuǎn)達給張聞天。312,張聞天召集政治局擴大會議,提議成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軍事指揮機構(gòu)三人團,即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由周恩來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

此次茍壩會議,是遵義會議的繼續(xù)和完善,完成了遵義會議更換黨中央最高軍事領導機構(gòu)人員的任務,同時鞏固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使中國革命實現(xiàn)了生死攸關的偉大轉(zhuǎn)折。

在紅軍村里,不論走進哪一個參觀點,都會讓人觸景生情遐思近想。那些陳設的物品,看上去普普通通,平平淡淡,銹跡斑斑,甚至有的已被今人忘卻或廢棄,但每一樣,每一件,都蘊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都會告訴你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它,你會知道,中國革命的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老前輩流血流汗,是多么難能可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這里的一切,難免會讓人深思遐想,觸動心靈。

的確,想想過去,看看今朝,在享受著太平日子的時候,豈能心安理得?

是的,比比前輩,看看自己,在享受著幸福生活的時候,豈能無動于衷?

黔北深山紅軍村,茍壩因此享盛名。

當年長征留勝跡,不朽精神勵后人。

在《憶秦娥婁山關》一詞中,當年毛澤東以其磅礴之勢如椽之筆,雄沉壯闊地書寫了鼓舞人心激勵斗志的詩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讓我們吟唱著偉人的詩篇,繼承先烈的遺志,弘揚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堅實的步伐從今開始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努力實現(xiàn)我中華的偉大復興!

[核稿:周文波  責編:杜魏岑]